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淮工学子自觉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7月15日至8月12日,淮阴工学院自动化学院“红色江苏行,青春‘智’闪光”暑期实践团围绕乡村振兴话题展开为期一个月的实践活动,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新时代“三农”发展的现状和挑战。本次社会实践探索出“党建+社会实践”新模式,通过问卷调查、理论学习、支教志愿服务教学员、纪念馆讲解员、社区宣讲员、实地采访员等多样化、有内涵的活动形式,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江苏的重要足迹,奋发有为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促教育爱心服务暖人心
实践团联合520爱心联盟义务辅导站开展爱心支教活动,辅导站站长孙秀珍对暑期实践团免费义务辅导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的感谢,她指出,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保护孩子们的自尊心,营造良好快乐的生活、学习氛围。实践团通过折纸、趣味游戏、机器人展示等给留守儿童带来欢乐的同时助学新知、助力成长,不仅丰富孩子们的暑假文化生活,更是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实践团成员聚焦红色故事理论宣讲,采用将课堂建在网上、支部党员志愿者线上与线下双联动的方式,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新技术,让地方红色故事走进云课堂,实现线上线下同频共振。通过一个个生动感人的英雄故事,让留守儿童们从中汲取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力量,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实践团深入西安路社区行动不便的空巢老人家中,志愿给老人打扫卫生、理发、整理家务,对老人嘘寒问暖,了解老人的生活状况,并告诉老人如果遇到困难可以随时联系社区,同时,志愿者对老人的家中也进行了安全隐患排查,确保老人居住的环境安全,向社会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传统美德。
为进一步美化乡村环境,给乡村居民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志愿者们进行了捡垃圾志愿服务活动,并向过往群众宣传垃圾随手带走的环保理念,引导大家要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共同营造美丽环境全面整治乡村环境卫生,为乡村老人创造一个更整洁优美、干净舒适的环境。
特色文化助振兴产业兴村促发展
实践团淮安分队采用“线上云分享+线下实地参观”的形式,学习刘老庄是如何结合自身红色资源禀赋,发展特色农业,突出革命老区旗帜鲜明的红色标志,扎实推动“红色+农业+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在此基础上,志愿者们也积极向当地居民宣讲“乡村振兴”精神,同时学习“刘老庄连”精神,缅怀光荣烈士并分享感悟。
实践团无锡分队走进阳山水蜜桃采摘园基地开展助农实践,实地调研了解水蜜桃的种植面积、生长情况、运输方式等。在此过程中,实践团成员学习到桃的挑选方法,亲自帮助农户摘桃装盒,并紧紧围绕“电商助农”的鲜明主题展开调研,为优质农产品打造了线上销售实效平台,为农民增收、农业发展、乡村振兴提供淮工青年方案。
实践团徐州分队聚焦非遗文化,采访马庄村村委会主任孟庆海,就药材选取、布料裁剪到形状设计、针线缝纫观摩并学习香包的传统制作工艺,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坚持把这种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实践团成员在充分了解马庄村之后,也积极为来到马庄村参观的游客仔细讲解马庄村的振兴史,用实际行动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城乡融合一体化 助力乡村新格局
实践团南京分队联合芝嘉花园社区团委共同开展绘画团扇活动,发放安全用电知识宣传资料,以ppt的形式向居民展示安全用电标识等相关知识及发生事故时的正确处理方式,通过集中宣讲提高居民安全用电的意识,并打扫社区卫生美化乡村环境。
实践团镇江南通分队积极制作垃圾分类海报,宣传乡村振兴知识,举办知识竞赛,深入农村社区设置环保心愿收集箱,整理汇总后在市人民政府网站下留言,以青春之行助力城市环保事业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推进。
据悉,“红色江苏行,青春‘智’闪光”暑期实践团共有近40名学生参与到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淮安学联、淮安网、无线清江浦等多家媒体报道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累计投稿并成功发表新闻达120余篇。
淮阴工学院自动化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极大地提升淮工学子走进社会、躬身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在进一步增强新时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同时,也为众多农户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新思路、新方法,助力当地农业以及传统工艺的发展。广大青年学子在扎实的社会实践中,更加了解和热爱家乡的土地,树立起对人民的感情、对社会的责任,坚定前进信心,用青春的行动践行“三农情”。